找到相关内容492篇,用时4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九乘之巅——大圆满法

    ,然后他的智慧化为五色光,化成五,用心印传承,把这个修行方法印给五方。把大圆满传给五方,五方佛又统一传给金刚萨垛,就是报身佛。·在多少劫之后,三十三天有个具胜天子,具胜天子信乐佛法,金刚萨垛... 大圆满是由原始法身——普贤王如来证得的。其它的说法是无始,众生无始,然而大圆满法是有始。普贤王如来在定中把一切放下,心性自然智,自然光明,佛性显露,证得了三身佛。普贤王如来证得之后,马上五智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2365443.html
  •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(2)

    门,受持愿行二种律仪,通达人法二种无我,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,广行六度四摄,历经五道十地,圆满福智二种资粮,断尽二障,究竟证得。   3.果法   以上教法、道法解说竟。果法者即是有余依、无余依...文的颂文;   [3]讽颂经或孤起经,即经中直说的偈颂;   [4]因缘经,即见佛闻法及佛陀说法教化的因缘,如契经之序品;   [5]本事经,即说弟子过去因缘本事之经文;   [6]本生经,即...

    任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3965660.html
  • 略述《摩诃止观》

    就足够了,不必再去作“事观”,或观“妄心”。这就是山外派主张逆推,从真心下手的原因所在。  山家派认为,如果取消观“妄心”,便是取消“观心”;而取消“观心”则是对天台宗最高修养原则“止观并重”的背离。认为逆推的方法只是“纯谈理观”,“直显心性”。如果从的最高境界观起,这对于凡夫来讲是不可能的。这只是空洞的道理而已,根本没有观心(观妄心)的过程;这只能了解的果是什么而并不能达到。  五、十...

    释法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13665700.html
  • 从对联谈观音信仰(1)

    ;“南海大士”是以道场而立名;“大慈菩萨”是以心愿而立名;“圆通大士”是以智慧而立名;“大悲圣者”是以福德而立名;“莲华士”是以德操而立名;“圣中”是以果而立名;“白衣大士”是以圣洁而立名。  ...因缘故事说,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,祂是将来继承弥陀的大菩萨。祂在阿弥陀佛因地之时,做转轮圣王之际,是一千王子之中的第一位太子,名叫不眴,看见天上、人间以及地狱、饿鬼、畜生三恶...

    邱素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2965968.html
  • 宝藏岩楹联柱联译白(1)

    宝殿楹柱了空又题联:“大慈、大悲、大喜、大舍;佛智、佛慧、佛心、佛行。”  众生有多少心,就有多少法。以正法对治众生的尘心。菩萨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,度无量众生。这四菩萨最为民间信仰所熟悉,各自代表...如果弥勒一旦继承了释迦牟尼的,在讲经的时候,也像释迦当年一样,来一个“拈花示众”,你这位“解空第一”的须菩提,在你的心意里,以为怎样?  下联集自《金刚经》。 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,能加以思辨,才...

    邱素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3165970.html
  • 弥勒法门——“真实大方便门”

    是七万七千岁,他坐在芬陀利树下开了三个法会,度了二十五万众生。庄严劫最后一,就是第1000,是毗舍浮佛,他下生的时候人寿当时是六万岁,他也开了三次法会,度了十三万人,这个庄严劫就结束了。随后就到...比丘们都没有得到候补的授记,而那个不拘小节的弥勒,却被预言为未来,这岂不令人费解吗?在这种情况下释迦才召开法会,对弥勒进行了授记。《弥勒上生经》、《弥勒下生经》中都有相关内容。  释迦自然具有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1666398.html
  • 武则天的宗教信仰

    释迦的“未来”。《说弥勒下生成佛经》载云:  告舍利子,应至心谛听,当来慈氏尊,为汝广宣说。……兹氏天人尊,哀愍有情类。期于六万岁,说法度众生。化满百千亿,令度烦恼海。有缘皆拯济,方入涅槃城。...打交道,她又为自己加了‘慈氏越古金轮’的头衔;她一改唐王朝重道轻的做法,甚至禁止杀生。”  除了诸如此类的描述性文字外,尚有就武氏大力倡导佛教一事进行探根寻源的论述,卓著者见于陈寅恪的《武曌与佛教》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1166656.html
  • 三藏会归老婆禅

    过日子,逐步充实自己,时节因缘成熟自然绍接佛。而为什么要把让众生来做呢?没有条件,因为你是他的孩子。所以有出家朋友问我“法华经”的旨意为何?我说:你姓释。可惜现在我们知道的只是理,活在抽象的...还是叫他牛呢?他的得法弟子仰山从大众中走了了出来,拜了拜又退下去。如果你跟一位大师学多年,有一天他圆寂烧不出合利子,你怎么样?像有慈明禅师,在旅途中中风嘴歪了一边,让旁边的弟子急得跳脚,简直太没...

    叶柏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3767575.html
  • 依师和皈依三宝

    善知识。如法地依止善知识,可得近、使诸佛悦愉、常遇善知识、不堕恶道、快速断除一切烦恼恶业、不背菩萨行、常具正念、功德资粮渐渐增长、成办现前和究竟的一切义利。所以说依师是“安乐妙善之根本”。安乐二宇...诸怖畏,祈护离下道之怖畏,祈护免人邪途。  最后再诵:功德之根,以此愿为众生利乐故得1  2.受皈依戒之法:  顶礼绕行具戒上师,供献鲜花并言:  大师慈鉴,十方诸佛菩萨慈鉴,于此直至无上正觉,我、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3868595.html
  • 瑜伽行派唯识学之结构——再谈无为依与有为依唯识学的区分

    杂染种子体,但它亦可摄一切净种子,即亦是一切净法之根本所依,只不过在阿赖耶识由转依(a^s/rayapara^vr!tti)即舍名而称无垢识(amalavijna^na)而已。  (3)心性...印度传统思想“梵我论(a^tmanva^da)”的影响,空相(空性)以及法性等开始成为超越性实有,以说明一切法共有实存之法性。这与永恒之体性的概念结合起来,导致法界等被称为一切众生之佛性(...

    周贵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02669238.html